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追求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是近现代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详情

【题目】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追求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是近现代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欧洲历史》

材料二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末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袁峰《比较政府与政治》

(1)据材料一、三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材料二引自古代罗马的哪一部法律?在罗马法中地位如何?简述罗马法发展历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主要大国英、美、德的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特点:根据“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得出直接民主;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分析。(2)法律:根据“第3表”“第5表”等信息得出《十二铜表法》。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历程:结合所学,回答罗马法由习惯法到成文法,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不完善到体系化、法典化的过程即可。(3)结合所学,回答英、美、德的代议制建立的时间和标志即可,即: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
推荐题目
阅读下列关于地方管理的材料,回答问题。
“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这一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高度,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体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
英国167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该法案是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挠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于三度通过。这说明当时英国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在近代化进程中,我们在法制化方面也有很多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研究前苏联的政治模式时曾指出,苏联“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很少能听到不同意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党创立并发展了一种新型政治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二战后,美苏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句话说明的是
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政治的奥秘之一就是妥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郡县制
“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雅典民主通常被认为是大众政治。但是学者的研究发现,古代雅典的民主领袖,都出自贵族或富人阶层,即雅典的精英阶层。这说明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做了不少大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直面“逆全球化”思潮,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对这样的中国总是充满着期待。这体现了是我国外交政策的(  )宗旨。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