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关于地方管理的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列关于地方管理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为反对郡县制,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而丞相李斯则反对分封制,主张实行郡县制。

材料二  李维汉(时任统战部长,1983年回忆)写道:我们党在历史上曾提出过实行联邦制。1949年人民政协筹备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是否实行联邦制问题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认为不宜实行联邦制。理由是:苏联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7%,我国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往往互相杂居或交错聚居……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主张在统一的(单一制的)国家内实行地方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只在例外情况下允许联邦制;俄国许多非俄罗斯民族(革命时期)已分离为不同国家,不得不采取联邦制把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我国并没有经过民族分离……毛泽东同志同意这个建议,在《共同纲领》中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我国多年来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摘编自石光树《解决中国民族自治的一大悬案——以此怀念李维汉并纪念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五十周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淳于越主张分封制的理由。假如你支持李斯,请结合史实对淳于越所述理由进行批驳。

(2)新中国没有效仿苏联的联邦制而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依据材料二归纳其原因。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就地方管理的决策问题可以得到哪些认识?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根据材料“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可知淳于越认为分封制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体制之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到西周后期出现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的现象。(2)根据材料“苏联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7%,我国少数民族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可知中国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比例比苏联小;根据材料“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主张在统一的(单一制的)国家内实行地方自治和民族区域自治”可知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马列主义的理论;根据材料“俄国许多非俄罗斯民族(革命时期)已分离为不同国家,不得不采取联邦制把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我国并没有经过民族分离”可知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各民族分离建国。(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可知,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和国家统一。
推荐题目
“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这一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要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高度,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体现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
英国1679年通过《人身保护法》,该法案是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挠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于三度通过。这说明当时英国
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在近代化进程中,我们在法制化方面也有很多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研究前苏联的政治模式时曾指出,苏联“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很少能听到不同意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党创立并发展了一种新型政治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二战后,美苏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句话说明的是
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政治的奥秘之一就是妥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郡县制
“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雅典民主通常被认为是大众政治。但是学者的研究发现,古代雅典的民主领袖,都出自贵族或富人阶层,即雅典的精英阶层。这说明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做了不少大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直面“逆全球化”思潮,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对这样的中国总是充满着期待。这体现了是我国外交政策的(  )宗旨。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