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每个国家基于自己的历史和现实,其政治制度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主要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亦即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政治势力单独控制全国的政治生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初,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架空的?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
(3)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
(4)列举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一“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可知王权受到制约;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责任内阁形成之后国王统而不治的角度回答。(2)依据材料二“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可知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3)依据材料一可知英国王权受到议会限制,依据材料三“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有创制法律之权”可知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4)主要特点:依据所学从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选举、议会立法以及分权制衡和政党政治回答。
推荐题目
在近代化进程中,我们在法制化方面也有很多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在研究前苏联的政治模式时曾指出,苏联“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很少能听到不同意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党创立并发展了一种新型政治制度。关于这一制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二战后,美苏之间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句话说明的是
作为一种理性选择,政治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是妥协、让步、宽容与和解的艺术,政治的奥秘之一就是妥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郡县制
“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利玛窦感慨的“事实”主要得益于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雅典民主通常被认为是大众政治。但是学者的研究发现,古代雅典的民主领袖,都出自贵族或富人阶层,即雅典的精英阶层。这说明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做了不少大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宣布建立200亿元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直面“逆全球化”思潮,中国发出响亮的声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对这样的中国总是充满着期待。这体现了是我国外交政策的( )宗旨。
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对峙、新兴力量兴起到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并出现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是指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促进德国工业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从下面“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682年清朝攻取台湾后,康熙帝对台湾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并将台湾视为“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这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