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某大学四名学生在网上发布了“学生受欺负”的帖子,后被大量转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公安机关查实该帖子纯属谣言,依法作出对四名学生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决定。
小方说,四名大学生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不应该受到处罚。
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利的认识和理解。小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公民参与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题干中的学生在网上造谣、传谣,触犯了法律,应承担法律责任。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权,但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学生可从造谣、传谣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是违法行为;是不讲诚信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明辨是非;提高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来回答。
推荐题目
材料一:数据显示,微博举报已成为网络反腐的前沿阵地。近来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例中,近50%的主要举报方式为微博。但部分网民却借网络反腐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刘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执法的人员,我就是法,我可以随时拘留你……”派出所所长李某这样说。要批驳李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
在我市J中有这样的一位女生。在家里,她主动拖地、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在学校,她刻苦学习,积极参加课间体育活动,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在双休日,她到老年公寓帮助孤身老人打扫房间,用行动温暖社会;在闲暇时间,她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向杂志社投稿,用行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一手捧着珍珠,一手握着锄头。”
如今的校园内,加入“手机一族”的中学生日渐增多。有的同学在上课时间用手机玩游戏、发微信,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一现象说明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
凡权利皆有界限,没有哪一项权利是没有任何界限的。权利人行使其权利,都应遵守一个“度”。任何一项权利都存在一个行使适当与否的问题,拥有权利也就拥有了权利的限度。
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互动。下列案件中,法官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建言献策,许多群众还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人大代表通过提出议案行使自己的权利。这说明
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大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表明
人口流动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出现。近年来时有留守儿童辍学、溺亡、伤害等事件的报道,留守儿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列措施有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是( )
2018年9月19日,一则某女性旅客“霸座”视频热传。20日,衡阳铁路公安处通报,周某某强占他人座位且不听列车工作人员劝阻,认定其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周某某处以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加强普法宣传 弘扬宪法精神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 )
习近平同志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这( )
(依法履行义务)
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本日记和一本相册,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