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加强普法宣传 弘扬宪法精神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的主要任务,并强调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规定,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1)我国为什么要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的主要任务?
(2)为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某校准备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设计两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3)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本问间接考查对宪法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据此回答即可得出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作为普法的主要任务的原因。(2)宣传宪法的形式有很多,但本问是从学校开展的活动角度考查,所以所列举的形式应该是符合学校的特点,如:举办宪法知识的手抄报比赛;举行宪法知识讲座活动等;制作宣传板报等。本问为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3)本问考查从青少年角度考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根据所学知识,学生可从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三个角度组织答案。
推荐题目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 )
习近平同志指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这( )
(依法履行义务)
许某从肖某的抽屉中翻到—本日记和一本相册,偷看其中的内容,并在同学中到处传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宪法理性之纲)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表明
正确行使权利
材料一:近年来,一些高官的落马,引起了人们对权力如何行使的反思,“反腐倡廉”名列众多网友关注热点问题的榜首。要有效解决腐败问题,必须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针对菲律宾在黄岩岛制造的种种事端,中国政府明确要求:菲律宾撤走在黄岩岛的船只,决不能干扰中国渔船作业,更不得干扰中国政府公务船依法执行公务。中国做好了应对菲律宾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这体现了中国政府
午休时间,宿舍同学都在休息,可陈昊同学还在大声朗读英语。室友多次提醒,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对其观点,评价最贴切的是
八年级(一)班以“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为主题展开了讨论:
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李刚,学习成绩平平,其父认为他考不上大学,读书作用不大要他辍学外出打工,李刚坚决不同意,父亲便以家中无钱为由不再供他上学。
高明在上学期间,爱护学校的财产,18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年后退伍回家经营餐馆。他严格按照工商、卫生、税务、公安等部门的规定经营,因此受到市政府的表扬。
2018年8月7日是“公仆接待日”。当天9时到11时30分,天津全市为人民服务一级网络部门负责人接听热线电话,为市民解释了政策,解答了疑难问题。此项活动体现了
宪法要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原则之一。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下列能够实现公民人权的举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