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与网民在线交流”“官员开设博客”“开通省(市)长电子信箱”……一股“触网”新风正在各地党政系统蔚然兴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详情

【题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主动借助网络征询民意。“与网民在线交流”“官员开设博客”“开通省(市)长电子信箱”……一股“触网”新风正在各地党政系统蔚然兴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党政官员主动借助网络问政与民,这生动地反映了()

A.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 民主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C. 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D. 全体公民是民主的主体,并享有广泛的民主自由

【2】重庆多名厅级贪贿官员频频落马,6月6日,重庆市检察院对原重庆市地产集团董事长王斌因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对其决定并执行逮捕;9月4日,国航重庆分公司原副总罗某因涉嫌受贿案,在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9月5日,在城市建设、人事调动、帮助同学协调关系上涉嫌收受232万元贿赂的重庆市九龙坡区原区长黄云贪污受贿案开庭审理。这说明()

①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的职能

②民主与专政在任何社会都是辩证统一的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对立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本题以党政官员主动借助网络问政与民为背景考查我国国体的有关知识。【1党政官员主动借助网络问政与民,充分尊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表明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符合题意;B错误,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C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D错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所以,我国民主的主体是人民,而非公民。故本题答案为A。【2题干强调我国对贪污与腐败等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了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专政的职能,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有利于更好的保障人民民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民主与专政并不是在任何社会都是辩证统一的;④错误,民主与专政是既对立又统一。故本题答案为B。
推荐题目
“博客”是音译词,意思是“网络日志”,也指写网络日志的人。“博客”在我国已拥有上千万用户,成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两会期间,不少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开通自己的“博客”,公布了自己的提案,发表自己参政议政的体会,广泛征求民众意见。“博客”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
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我国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消费看,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品牌、信誉度,安全环保等指标,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特点日益突出。这些新特点将
2018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自各个民族、各个战线,他们的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 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实于自己呢?”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阅读下列《十二铜表法》的法律条文节选,并回答问题:
“责任内阁制形成之初,有人认为它不过相当于下院的一个工作班子,但是19世纪中叶之后,内阁特别是首相的权力日益上升,形成与议会互相牵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议会的格局”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古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古代中国不同时期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
西汉初年,由于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了“七国之乱”。故而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颁行了“推恩令”,以下对“推恩令”描述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请对以下五种中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选官用人制度进行时间排序(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