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2013年全国“两会”吸引了3000多位中外记者。“两会”期间,新闻媒体、街头百姓都在报道、议论“两会”。人们关注“两会”,是因为我国的许多大政方针要在“两会”期间出台。对“两会”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这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B. 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这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D. 这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一定要注意这里是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最后,经层层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制定大政方针。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所以选D。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推荐题目
初中生小静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她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的网络上,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大家对她巧妙的构思和文笔点赞。小静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当作家的信心。这说明了
一天,初中生小林在回家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抢劫。他心想:“作为未成年人,要懂得自我保护;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于是,小林悄然离开。
材料一:晓辉发现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搞笑的照片,把他的照片PS成了猪八戒。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发布。白皮书说,消除贫困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重中之重。在保障人权的过程中之所以重视消除贫困,是因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以下与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下列符合“践行宪法”这一要求的做法有
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热心公益的中学生小明和小刚到某小区开展“宪法伴我行”法律宣传活动。为了解小区居民的宪法知识,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是收集的观点,你认为有误的是
某单位职工趁上级领导来单位检查之机,以部分职工的名义写了一封“公开信”,在同事中秘密传播。信中描述了单位领导贪污、受贿等“事实”。经有关部门查证,信中所述无一属实。结果该职工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就是不得损害: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表明
我国刑法规定,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上述材料说明
说说对“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个问题的理解。
材料一:宪法是什么?毛泽东指出:“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 , 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 , 宪法 就是一个总章程 , 是根本法。 ” 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新年的钟声响起,我们迎来了2019。辞旧迎新的时刻,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平实而温暖的声音,激荡在人们心中。品读习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贺词,一个个“金句”直抵人心,让人们心里更亮堂、干劲更充足。习近平主席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形象生动、温暖人心、习主席的话要求我们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在现实中总会出现不同的观点。
12月22日,2018年度“河北好人·环保卫士”发布活动在石家庄举行。王汝春、李铁、赵立群等30位时代新人(含群体)以不忘初心、守望绿水青山的感人事迹光荣上榜。扎根塞罕坝、守护地球村的赵立群,数据英雄展身手、执法改革显神通的孟维亮,精准预报空气质量、提供政府决策依据的张良,碧水蓝天卫士、环境违法克星戎立,银发白云相映衬、记录历史为子孙的王汝春等环保卫士代表与现场观众和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他们的事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