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特设情景。
小丽是某校八年级学生,遇到了以下情景,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说。请用所学知识,一句话说理。
(1)小丽的爸爸酒后驾车。自认为没喝醉,可以开车。
小丽对爸爸说:“__________”。
(2)同学小敏不想上学了,小丽前去劝她返校上学。
小丽对小敏说:“__________”。
(3)同学小高平日打扫卫生能躲就躲,班上的事情都没兴趣参与。期中评优小高得票最少,为此很不开心。
小丽对小高说:“__________”。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本题考查忠实履行义务。结合教材知识,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酒后开车,是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所以小丽的爸爸酒后驾车。自认为没喝醉,可以开车。小丽对爸爸可以说: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2)本题考查受教育的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义务必须履行,具有强制性。所以同学小敏不想上学了,小丽前去劝她返校上学。小丽可根据以上对小敏劝说。(3)本题考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同学小高平日打扫卫生能躲就躲,班上的事情都没兴趣参与,期中评优小高得票最少,这说明由于小高没有履行义务,最后也没有获得他人的尊重,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享有权利以履行义务为前提,我们既要享有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小丽对小高可根据以上说明。
推荐题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将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写人立法总则,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加强对地图编制、出版、展示、登载和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监督管理,保证地图质量。这是因为公民有维护 的义务。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部法律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形成的。它标志着民法典总则编纂的形成。专家指出,民法典总则为公民社会生活立下“总规矩”。
下列行为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是( )
张明一家在饭店消费后索要发票,商家以各种理由拒绝给出发票。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李华在邻居李峰家无人的情况下破门而入将牛牵走占为己有。
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的有效破解,“巡回法庭”开在了百姓家门口,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今天的中国,人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这
初中生小程看了“两会”新闻后,自豪地说:”我家二叔作为农民工人大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真光荣!他参与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大会提交了有关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提案。”小程的这段话说明
我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核心是指国家主权这一最高权力来源于人民,同时永远属于人民。在宪法正文中,“人民”出现了300余次。这表明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一位乘客公交车上吸烟,有人劝阻,他却说,吸烟是他的权利。这位乘客的错误,在于他不懂得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居民养犬数量逐年递增,这些忠诚可爱的小动物给养犬居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然而,随着宠物的增多,部分养犬者公共意识不强,给他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扰民甚至伤人、排泄物污染坏境、影响社区邻里和睦……文明养犬,你我同行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上将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让我们来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一位女中学生,在家里,她主动拖地板、洗衣服,用行动减轻父母的劳累;在学校,她刻苦学习,积极参加课间操等体育活动,用行动不断完善自己;在双休日,她到老年公寓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间,用行动温暖社会;在闲暇时间,她进行文学创作,不断向杂志社投稿,用行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有人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权利就像手上捧着的一颗珍珠,它体现着当家作主的荣耀;义务就像手里握着的一把锄头,它意味着要付出辛劳的汗水。我要
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下对教育公平的解读,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