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2分)
材料一:法治中国的世界回响。据国外相关媒体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提升中国的国家治理,将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在世界的注视下,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新的路线图已经展开。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将为世界带来谋发展、促繁荣新的信心与希望。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1)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国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分)
(2)青少年如何为落实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作出努力?(8分)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认识。按照设问要求,从青少年的角度,从宪法的角度,要学习、了解、宣传、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等;从法治的角度,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等,依法维权,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维护国家利益等,还可以为国家法治建设提建议等。注意答题的角度要多元化
推荐题目
2014年2月,乌克兰局势急剧变化。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协商的途径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支持国际社会为缓和局势所作的建设性努力。这表明我国( )
习近平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要求我们 ( )
第二届世界青年奥运会于2014年8月在中国南京举行。许多青年学生踊跃申请成为志愿者,积极为青奥会无偿服务。回答下列小题。
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对于创新重要性理解正确的是( )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之所以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因为( )
(10分)下列图表反映了同学小张的父母对远行的子女告别嘱咐和家庭出行方式的变化。
材料一: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
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又是窃贼一般地推开房门,又是侦查员一般地接近我,又是特工一般地偷看我在手机上给同学发邮件”,这是一位00后女儿描述的妈妈。该妈妈的做法
2012年1月,江西省出口实现“开门红”。我省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增势强劲。其中,民营企业出口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0.1个百分点,出口规模和增速均为各类型企业之首;国有企业出口1.4亿美元,增长50%。可见( )
2011年7月23日,浙江甬温线发生动车列车追尾事故,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千方百计、争分夺秒求助遇险乘客。2000多名公安、消防和铁路职工以及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赶到现场,参与搜救和现场处置;百余名当地群众在深夜来到温州血站义务献血,以挽救同胞的生命;医护人员从家里赶到医院,求助受伤乘客;市民村民充当起志愿者,帮助清理现场和护送伤员。材料告诉我们( )
小明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关注生活,学以致用。下面是他了解到的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三大挑战:
【新闻链接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从1949年到2010年,生产总值从几亿元增长到5418.8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00多元增长到19926元;财政收入从2200万元增长到883.71亿元;从1978年到2010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19元增长到122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19元增长到4005元。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材料一:一种全新的,自上而下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从贫困儿童的一顿午餐、一件新衣到残疾人一次出行,流浪动物的收容……越来越多的微小善事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辨析题(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