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抗疫,共克时艰]

题目详情

【题目】[合力抗疫,共克时艰]

灾难是“试金石”,在这次抗击病毒的战斗中,党和人民都经受了巨大的考验。而对国家和人民的认同,也因此有了更生动真实的案例。

案例

体现哪些观点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统筹开展了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住了疫情。

示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作为火神山、需神山医院建设的牵头单位,央企中建三局如同项目的“大管家”,统筹制定好通往胜利的“路线图”,彰显了“中国速度”。

英雄的武汉人民做到了“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调查、对居民进行舆论引导,联防联控、群防群治。

广大科技工作者争分夺秒、奋力攻关,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等主攻方向取得重大进展。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本问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央企中建三局属于国有经济,所以本问应围绕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角度作答。②“封一座城、护一国人”体现的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③“关键靠社区”体现的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可围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答。④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体现了我国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学生据此回答即可。
推荐题目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隆重表彰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于敏等8人“共和国勋章”,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国家此举(  )
五十多载寒来暑往,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生态奇迹。如今塞罕坝林场已然成为“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示是:(    )
2020年4月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烈士褒扬条例》等精神,评定王兵、冯效林、江学庆、刘智明、李文亮等14名牺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战士,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者为首批烈士。缅怀烈士是因为(    )
2020年1月15日,经历了跌宕起伏的22个月,中美经贸磋商迎来首个阶段性成果,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中美两国正视分歧、管控分歧,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表明(    )
习近平主席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就是说青春不是用来肆意放纵的,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不能逾越,做到“行己有耻”。这就要求我们(    )
    有同学认为:改革开放已经让中国腾飞,未来不再需要坚持改革开放了。
2018年10月,“‘具’字里面有几横”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一些网友纷纷表示,都是电脑普及惹的祸。在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中国人面临“提笔忘字”的新困惑。这提醒我们。(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凭票证购买商品到通过电商“买遍全球”,从单调的文化生活到多姿多彩的荧屏,从“自行车王国”到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一串串事例,一幕幕场景,印证着中国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说明改革开放(     )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某市大力推进网上信访,让群众少跑路,先后推出“现场听证”“信访公证”等阳光信访新举措,提高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度。该市的做法(     )
文化自信成为我国文艺发展的崭新理念。《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纪录片和《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富有人文关怀,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及当下中国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     )
2019 年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北京等46 个重点城市要在2020年底、其它城市要在 2025 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此举表明(  )
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在学习了“富强与创新”后,某校九年级(5)班同学以“创新驱动发展”为话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的部分资料:
    历史上的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后来,由于过度开垦伐木,塞罕坝在百年间由“美丽高岭”退化为沙地荒原,黄沙漫漫。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已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