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4日环保部发布《201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达标城市不足10%;城市地下水监测,水质较差比例为45.4%,极差级的比例为16.1%。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详情

【题目】    2019年6月4日环保部发布《201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达标城市不足10%;城市地下水监测,水质较差比例为45.4%,极差级的比例为16.1%。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产生严重环境问题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②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产生严重环境问题重要原因

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

④经济高速发展是产生严重环境问题的唯一原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环保法,用最严厉的法律保护环境;2019年4月国务院制定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国家防止大气污染实验室。上述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有(  )

①法治手段②科技手段③行政手段④经济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保部发布《201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了我国环境形势较为严峻,产生严重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是以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有关,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也是产生严重环境问题重要原因;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所以①②③的说法都是正确的;④“唯一原因”说法过于绝对,所以排除,答案选B。【2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治理环境问题的手段。结合题文的描述,“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环保法,用最严厉的法律保护环境”,这是采用法治手段;“国务院制定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最高行政机关采用的行政手段;“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是采用经济手段;“建立国家防止大气污染实验室”是采用科技手段,因此四个选项的说法都对,答案选D。
推荐题目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其表现是(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实施“脱贫攻坚”工程。2019年11月27~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行为与“社会和谐”密切相关的是(  )
热议“发展”理念。
关注创新,分析说明。
解析“新常态”与“全面小康”。
关注“绿色”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上就有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民。下列诗句或格言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表明(   )
    201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答下列小题。
共话权利义务。
情绪对人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下列选项具有上述特征的是(    )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这表明(    )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两组数据引起了舆论广泛关注。一组是全国7901万多名党员已捐款82.6亿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另一组是每位新冠肺炎患者平均医疗费用1.7万元,医保支付比例约65%,剩余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从两组数据中我们(   )
2019年11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在巴西举行。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升温的情况下,金砖国家重点聚焦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多边主义,并提出打造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本届峰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