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解析生态环境。
材料一:2019年9月颁布的《京津翼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主要目标为京津翼及周边地区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小华认为这一行动方案是及时的。
(1)请从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角度,为小华的观点找出依据。
材料二:小华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如下材料: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意见》出台,就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2018年5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检察长在安徽泾县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城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2019年6月1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4个环境违法案件办理典型案例。
(2)用小华展示的材料可以解释哪些观点?
(3)归纳概括材料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题文中小华的观点是说《京津翼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很及时,而本问考查的角度是人与自然,所以可根据所学知识,围绕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入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素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等角度作答。(2)回答本问,先找出题文中小华所展示的材料,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具体的分析。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意见》出台;四省(市)检察长在安徽泾县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城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2019年6月1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4个环境违法案件办理典型案例,这些都体现了法律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学生可从法律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法律保护生态环境;法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们的生态行为等角度作答。(3)材料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保护环境,所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从增强人们的生态观念;彰显了法律权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使人们树立法治观念,依法保护环境等角度作答。
推荐题目
弘扬中华文化。
歌曲《愿祖国更美好》的歌词写道:“祖国祖国,祝愿你美好,祖国祖国,为你而祈祷,我们有长城,屹立千年不倒,我们有长江,奔腾万年波涛,祖国祖国,祝愿你美好……”要让祖国更美好,我们中学生应
(弘扬敬业精神)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刘永坦院士、钱七虎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他们颁发了奖章、证书和奖金。两位院士的获奖表明公民享有
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下列做法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是
(中国担当)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说法正确的有( )
2019年5月16日,《最美我的家》特别节目于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九户家庭的主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身体力行与责任担当诠释何为“最美”,向观众传递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价值内核。它告诉我们( )
中华民族是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近年来,我区仅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德润陵城”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七大工程”“五大行动”为着力点,建设了颜真卿“家风家训”主题公园、东方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和鬲津河好人广场“,在全区营造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实现了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铸造的转变。
(情境探究 明辨是非)下面是初中生小明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2018年我国政府的“民生红包”之一。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下降,这说明了( )
2017年最新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比较: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