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
③青少年关心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 ④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个人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本题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依据教材知识,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产物。所以观点①②④均符合题意;观点③与题无关,这里没有体现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推荐题目
(智对灾难 珍爱生命)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如下表: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具有重诺守信的优良品质。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品质的是( )
信息意识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信息意识,培育媒介素养,更好适应信息化的社会需要,江淮中学803班同学们在道德与法治课李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的几处环节和内容,请你参与其中。
2015年春节期间,小健由“放炮族”变为“弃炮族”,让两串电子鞭炮承担了一家人热闹过年的“重任”。你认为小健的这种做法( )
日常生活中,有人会随口答应别人的请求:“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很多时候“没问题”成了“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根本解决不了。这告诉我们( )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产生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应用知识。我国要成为“头脑国家”,就必须( )
观察图示,回答问题:
“我没事,我有医保,你去上班吧。”这是沈阳一位老大爷被电动车碰到后对骑车人说的话,其实老大爷并没有医保。对这个美丽的谎言认识错误的是( )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这句话说明了( )
某校9年级1班的同学收集到了2019年法治热词,让我们在法治中国建设的铿锵步履中,通过这些法治热词感受中国法治的温度。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5000余字的全会公报中,“制度”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了77次。此外,“人民”52次,“治理”41次,“完善”41次……这些高频词的出现体现了(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