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革命从广义上是指推动事物发生跟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但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斌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搞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白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
——岳麓版《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63页
材料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法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
材料三: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国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立宪制度也因革命而得到加强。十三个州都接受了以《独立宣言》的原则为基础的宪法。……它们通过政府权能的分立而对统治权加以限制,并附上《人权法案》;该法案规定了公民的天赋权利和以往没有一个政府会公正地去做的一些事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概括材料一中今日“革命之责任”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光荣革命”的含义和《权利法案》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的表现。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第(1)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材料“今日为国民革命”“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可得出含义是开展国民革命,实现人民自由、平等、博爱。第二问,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小问的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是指一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从限制王权、奠定君主立宪制法律基础及司法权的独立等方面分析回答。第(3)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所说的美国创立了“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指的是通过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1787年宪法》建立了实行联邦制的民主共和制,在宪法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等角度分析回答。
推荐题目
从专制走向民主是世界人民共同选择。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是普世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门下省主掌出纳帝命,审议、驳正中书省之奏议表章。凡中书省草拟的诏令要先送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认为不妥,可退还中书省重拟,当时称作“封还”或“涂归”。此外,尚书省等各官署送呈的奏章,也由门下省先行审议驳正,门下省将审核意见提供给皇帝参考。由此可见唐代门下省
下表是对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政党和职务的统计,这可以说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伴随着各种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世界形势呈现紧张与缓和、动荡与和平交替变换的局面。阅读下面材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他们借予实现这一理想的制度是
以下对历史概念解读正确的有
有效地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法国对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追求政治民主和法治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0年~1975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美、法、联邦德国平均为5.4%,日本为12.4%。1951~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这种变化对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影响是
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现今存世的有关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甲骨文资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许多古籍对此评价是:“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礼”。以上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中共十八后,习近平主席发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声音,振聋发聩,使人警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说:“这是一部各有打算的共和派、君主派双方为求得一时的安定而制订的临时性宪法。”这部宪法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