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

题目详情
简答题某矿建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立井井筒施工任务,该井筒净直径4.5m,深度860m,为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收集调研附近30公里处一矿井的地质资料作参照,合同约定井筒最大涌水量为15m3/h,建设工期11个月。施工中遇到了突发性的50m3/h的涌水,经过施工单位的努力,最后强行通过,但是由于涌水大,费用增多、工期拖延。事件发生以后.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增加施工设备投入和工作人员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并承诺如果按原合同工期完成将给予奖励。6个月后,建设单位却因未办妥采矿许可证,被有关部门勒令停工。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而同时被罚。
问题:
1.根据背景条件,本项目是否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说明理由。
2.井筒突发性大量涌水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应如何处理?
3.建设单位的“要求”能否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为什么?
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否合理?为什么?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问题1本项目不适合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因地质资料不完备,工作量难以确定,对各方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均较大。【考点解析】通过本案例分析,可以了解矿山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几个内容。本工程尽管工期不长,但是由于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地下地质条件的变化比较大,工程量难以确定,因而,项目的风险比较大。因此一般不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否则,应提出明确的变更条款以避免风险导致的损失。问题2本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可以向建设单位提出工期和费用索赔。【考点解析】地质条件是矿山井下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地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还难以精确量化描述,地质勘察水平不能全部满足生产、施工所需的详尽的、具有足够精度的地质资料,因此矿山开发和生产会有很多可变因素。为预防地下水的不确定性影响,所以安全规程提出了“有疑必探”的原则。本案例施工单位由于地质资料不完备,施工中遇到突发性涌水,造成的损失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可以向建设单位进行索赔。在矿山工程中,因地质条件的重大改变施工单位要求索赔的事项是频频发生的,这也是矿山工程项目的特点。在矿山施工中,不仅要对这种情况有充分的估计和应对准备,还要充分利用管理、技术、经济和法律知识与经验,充分做好预案,避免利益的损失。问题3建设单位的“要求”不能加快井筒的施工进度。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不仅不能提高进度,反而会增大投资,增加安全隐患。【考点解析】对于井筒直径仅为4.5m的立井,其施工空间非常有限,一味采用增加人员、设备等类似于地面工程的方法,在井下有限的空间里是行不通的,可能不仅不会有效,反而会引起负面作用,能否实现尚要详细分析。因此建设单位要求采用(增加)大型设备施工直径4.5m的井筒是不合理的,必须制定详细的工序衔接措施,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工期进度。问题4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被处罚是合理的。因为按照我国现行相关规定,施工许可证是工程开工的必要条件。【考点解析】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没有施工许可证时被罚是应该的。背景反映,没有施工许可的原因主要是建设方没有获得采矿许可。采矿许可是矿山开采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属于国家,国家对资源开采有严格的审批制度,包括地点、矿产类别、规模大小以及企业性质及其为获得采矿权所必须支付的采矿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费用。   
推荐题目
关于矿井井筒掘进中的钻眼爆破工作,说法正确的是(  )。
背景资料某市政公司承建了市区内地下结构工程。基坑平面尺寸为65m×22m,基坑挖深为12m,地下水位在坑底以下1.0m。因为基坑周围有建
矿井建设总工期等于(  )。
下列引发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中,属于管理原因的有( )。
高压喷射注浆的方法不包括(  )。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可采用(  )方法。
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监督管理应每( )进行一次。
关于施工合同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对承包人索赔文件审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监理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建设工程定额中周转材料消耗量指标中,应当用( )两个指标表示。
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 )级。
工程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指( )的工作。
沥青玛脂碎石的优点有(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