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8km的双向两车道新建二级公路D合同段路基、路面施工,路基宽8.5m,路面宽7.0m,路面结构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见下表。
施工单位采用湿法施工填隙碎石垫层,在准备好下承层后,按下列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施工放样→摊铺粗碎石→初压→撒布填隙料→复压→再次撒布填隙料→再次碾压→局部补撒填隙料→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步骤A→碾压滚浆→步骤B。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两个事件:
事件1:K5+500~K6+300路段,设计图为“中湿”类型路基,原设计采用工型路面结构,施工单位现场复核后,确定该路段属于“潮湿”类型路基,监理单位现场确认并书面同意按Ⅱ型路面结构进行施工。
事件2:K15+000~K16+000路段,底基层完工后,施工单位组织自检,在实测纵断高程时发现该路段比设计标高整体低了2.5cm,原因是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其余实测项目均合格。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了将该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由20cm加厚至22.5cm的缺陷修复方案,并按该方案组织施工,基层施工完成后通过了检测。该方案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了64219元成本。
施工单位针对事件1和事件2分别提出增加费用变更申请,监理单位审批并同意了事件1的变更费用申请,但对事件2的变更费用不予确认。
问题
1.写出步骤A和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
2.写出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
3.写出图中E0的中文名称。
4.计算事件1的变更增加费用。
5.监理单位对事件1和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是否合理?分别说明理由。
6.判别本项目K5+500~K6+300路段的路基干湿类型应采用什么指标?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步骤A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为:洒水饱和。 步骤B所对应的工艺流程名称为:干燥。 2.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中“碾压滚浆”结束的判断依据:一直进行到填隙料和水形成粉砂浆为止。粉砂浆应填塞全部孔隙,并在压路机轮前形成微波纹状。 3.图中E0的中文名称:路基弹性模量。 4.事件1的变更增加费用=52.5-26.1=-26.4元/m2。 5.监理单位对事件1申请的审批结果合理。 理由:事件1的变更是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造成的,不属于施工单位责任。 监理单位对事件2申请的审批结果合理。 理由:施工单位测量人员在设置测量转点时发生错误而导致的费用增加应由施工单位承担。 6.路基临界高度。
推荐题目
关于用各种起吊机具设备吊放梁、板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关于沟槽开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特殊路基主要有( )。
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管理与控制重点的有( )。
背景资料: 某市新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规模为20万t,场地位于城乡结合部。向社会公开招标,采用资格后审并设最高限价,接受联合体投标。
在拱涵施工中,拱圈砌筑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时,方可拆除拱架。
关于巷道安全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水泥搅拌法加固地基的说法,正确的有( )。
下列混凝土拌制的做法,正确的是( )。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座公路隧道的土建及交通工程施工项目,该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的两车道浅埋隧道,设计净高5m,净宽12m,总长1600m,穿越的
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严禁使用( )
矿业工程项目的建设准备工作主要内容有( )。
关于土质路堤地基表层处理要求的表述,错误的是( )。
依靠墙体自重抵挡土压力作用的是( )挡土墙。
关于井巷钻眼爆破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