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端是由美国代表的……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
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
B.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D.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同上
推荐题目
列宁指出:改造小农,改造他们的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
当苏联政府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四周年时说: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对苏联高度集中的体制的客观评价是()①基本上适应苏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②这
一部反映十月革命初期苏俄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的场面: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个人高度专权,破坏民主集中制②国家对经济
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
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
当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据统计,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