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有一名学生在学完建国后的历史叹息道:“今天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政策,何必50年代对农业进行改造?真是多此一举。”对这一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他把土地改革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生产关系混为一谈
B.他没有看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伟大意义。
C.他没有认识到分散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实行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70年代分田到户与50年代农业改造的实质是一样的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同上
推荐题目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述错误的是()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特点的是①皇权至上②高度中央集权③深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④发展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工业的特征是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关予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发展状况中记到民国7年增加资本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
在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中,以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中国古代地名的命名方式多种多样,如南昌因方位而名,锦州因特产而名,
被日本定为军事管理和委托经营的是
下列关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左传》中记载的贵族夺田的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