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标准答案】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发展的过程,在这“四化”里,______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基
习题: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发展的过程,在这“四化”里,______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基
、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党的十九大也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工业革命以来很多国家的施政的重点,也是目前我国学术界广泛讨论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从现阶段来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着现实而深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十九大指出,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最大的不平衡其实是城乡关系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其实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我们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城乡的二元结构上。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第二,城乡融合发展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其实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发展的过程,“四化”同步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核心的任务。在这“四化”里,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基础,也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可以为我们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其实是一个载体和平台,承接着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空间,带动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加快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如何处理好“四化”关系,特别是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现代化的成败。因此,我们说城乡融合发展既是城乡现代化的抓手,也是重要的标志。 第三,城乡融合发展是拓展发展空间的一个强劲动力。因为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在乡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资源要素与全国大市场相对接,能够释放出可观的改革红利,也能够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第四,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来谈乡村,必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来破解它的一些难题。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推荐题目
7456根据《广西民族教育促进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开展民族双语教育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促进条例》3509
528根据《广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鼓励和支持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编译、出版各类读物、音像制品,支持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频率、频道或者专题节目、栏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2126
5061根据《广西民族教育促进条例》,民族双语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单独分级分组开展分类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教育促进条例》9041
1592《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应当追究其责任。7693
7634“中华慈善日”是哪一天?3141
2193《宪法》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2672
7777《广西食品安全条例》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和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有()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条例》)6739
8897根据《宪法》规定,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3675
2236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可以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和监督。545
7428《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发现入海排污口设置违反本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应当通报()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6350
8301()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069
8027【习题】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分类中,C++语言属于________语言2998
7277【习题】2017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出指导意见,明确将______作为县域重要的清洁供热方式,直接替代县域内燃煤锅炉及散煤利用。5974
对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申请人认为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者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建议行政机关将该信息纳入主动公开的范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219【习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