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当讲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我们常常引用一个德国红磨坊的故事:1866年,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发现在他的波茨坦行宫边上竖立着一座破旧的红座磨坊(用来磨面粉),感到大煞风景,于是派人把它拆了。磨坊主人到法院状告皇帝。法院判决皇帝违法,于是磨坊被恢复并保留至今。这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 )
①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④对社会上的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不能差别对待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认识,根据所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推荐题目
2018年11月11日,22岁女子张某携带一把长约10厘米水果刀欲乘坐地铁,被拒后跟安检人员和处理情况的警察发生冲突。张某不服从民警的警告提示,在民警依法传唤到警务室过程中,拒不配合,并从包里掏出刀具,猛力摔在安检机上,又反弹到地上。在民警控制刀具的过程中,张某辱骂诽谤民警,乘民警不注意,张某突然用脚踢踹、用手抽打民警,后被民警制服。张某涉嫌妨害公务犯罪被刑事拘留。
材料一:小闵和小泽等同学在户外游玩时,发生了争执。事后,小闵在班级微信群里辱骂攻击小泽。小泽知道后非常生气,向好朋友吐槽。
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应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材料表明( )
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因为( )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广大网民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格外火爆。这体现了
2018年12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西体育中心隆重举行。建区60年来,广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广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502元、11325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倍和194倍,年均名义增长12.7%、12.4%。这些成就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就能顺利发展。”
自2018年11月1日起,济宁市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人社局、公安局五部门联合在全市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关闭了一些违规办学机构,但小刚发现仍有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并想就此向有关部门反映。你认为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因此,某中学积极举行“宪法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在演讲中,下列观点不会出现的是( )
当今时代,公平正义问题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列新闻事件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有
(身临其境•正确选择)
围绕校园周边流动摊点给学生健康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八(1)班的同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认为可以向当地人大代表建议,要求采取措施整治校园周边流动摊点。
关注热点。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现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回答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