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任务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材料二:我国刑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中均特别写明“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广泛征求民意。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过投票表决,结果以超过全国人大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高票通过。
(1)材料一、二、三分别阐述了什么观点?最终总结出什么结论?
(2)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3)为了更好的普及宪法知识,请你设计两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的认识,结合材料一中宪法规定的内容,可以看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结合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以看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结合材料三中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可以看出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最为严格,由以上三个结论可以看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认识,根据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推荐题目
一位留美的中国博士,导师让他单独在实验室做实验,他却用实验室里的电话与同学长途聊天达40分钟。当导师发现了事实而询问他当天在实验室做什么时,他坚称自己一直在做实验……几天后,他接到了被学校开除的通知。这一事例启示我们( )
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夏衍同志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了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不是叫,是请”,竟成了夏老临终遗言。以下理解,你同意(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下列对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好地发展小微企业认识不正确的是( )
2013年10月,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残疾人扶贫工作研讨会在巴中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为残疾人扶贫工作把脉指路、传经送宝。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开展了“关爱弱势群体,我们在行动”的主题班会。有些同学在讨论中认为:我们现在还需要父母提供吃的、穿、用的,我们也是弱势群体,所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国家的事,是政府的职责,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社会是多面的,既有阳光、真情和善良,也有阴霾、欺骗和丑恶。社会对孩子们的影响各色各样,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对与错,抵制不良诱惑,做出正确选择,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区的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体现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这一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这告诉我们(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8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我县各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李某开了一家餐馆,当年县地税局几次通知其中报纳税,但李某不申报。年底,县地税局稽查核定该餐馆欠缴税款5万元,作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的决定。
2018年1月,某市城管局领导姚某接受管理服务对象某私营企业主邀请,在某公司内部食堂聚餐,所用烟酒和菜肴均由该企业提供。该市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给予姚某撒职处分。
监察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时,对世界未来的描绘。由此,我国同世界各国交往要坚持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各位同学即将结束初中生活,面对未来,下列态度不可取的是
2018年3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3月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