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材料一:2018年3月17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举行。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二: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凸显了我国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
(2)维护宪法权威,人人有责可为。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第一问考查的是坚持依宪治国、宪法的地位。宪法宣誓制度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决定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也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相冲突。习近平及其他的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向宪法宣誓还说明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第二问考查的是加强宪法监督、增强宪法意识。青少年维护宪法权威,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宪法意识,通过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内容,领悟宪法精神;其次要从行为上参与宪法宣传、维护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
推荐题目
材料:习近平主席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强调,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2019年7月17日,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和田召开。10年间,中央部委和19个援疆省市投入援疆资金超过千亿,覆盖六分之一国土,1000多万人口直接受益,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作有利于( )
在“国家机构及其职权”的内容复习中,同学们对于监察机关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 )
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人员,将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公民履行义务时应做到( )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科学家们通过他们的科学研究,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 )
下列行为中,属于公民依法行使自己财产所有权的是
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下列对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理解,正确的是( )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举办了“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许多人借助这一平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人人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行使国家权力。
程程同学在学习了宪法的有关知识后说:“宪法与青少年生活关系甚远,所以维护宪法的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与青少年关系不大。”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行为体现出公民承担该责任的是( )
材料一:“李明与宪法的故事”
材料一:某省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成分
2019年7月2日,76岁硬核大爷坐地铁,衣服上别着一块“勿需让座”的LED胸牌引发关注。他说:“现在的年轻人也都不容易,我站着也没问题,为避免被让座,就网购了这块胸牌。”硬核大爷此番举动受到网友频频点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7月21日,《疫苗之王》一文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成为相关舆论的爆点。网民和明星们对假疫苗事件纷纷谴责。随后,政府、媒体对此事不断跟进。10月16日,涉嫌犯罪的长生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处罚金91亿元。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