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材料一 2017年12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南京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0年至2016年全市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485宗,判处5765人。2014-2016年,14-16周岁未成年人罪犯同比至少上升4个百分点。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学生吴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该校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教育。学生杨某因无钱上网,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最后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辍学后的黎某、张某在偏僻的路段抢劫,黎某、张某分别被判处三年、四年有期徒刑。
(2)材料二中这些学生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3)当今社会未成年人应该怎样预防违法犯罪?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本问旨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说明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而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少年审判”“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等,这说明了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等。据此进行回答。(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我们通常通过对某一行为的处罚方式来判断这一行为的性质。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主要有吴某、杨某以及黎某、张某等人。吴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这属于不良行为;杨某因无钱上网,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黎某、张某在偏僻的路段抢劫,黎某、张某分别被判处三年、四年有期徒刑,这属于严重违法行为。(3)本问考查对如何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青少年的能力范围,从珍惜美好生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杜绝不良行为、善于调控不良情绪、克服从众心理、抵制不良诱惑、努力学习、谨慎交友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推荐题目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在网络生话中,青少年要
下列是八年级王翰同学学习生活中的基本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爸妈在外头;长大后,责任是一块黑板,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应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这首诗告诉我们
少儿歌曲:“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弘扬时代楷模培养爱国情怀)
动车乘车新规定:在动车上吸烟被罚两次就不能再购买动车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中宣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共青团中央,今天在京联合举行军地英模和优秀青年代表学习“时代楷模”、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先进事迹座谈会。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中国美与世界梦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人类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只要我们党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实干精神,我们就一定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辆红色轿车的驾驶者在云南大理洱海边洗车、洗衣;曾经的“天空之镜”——茶卡盐湖却成了鞋套满地的垃圾场;郑州北龙湖的粉黛乱子草因为游客踩踏拍照,管理员一天驱逐百人,嗓子喊哑。下列对这些游客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文明始于足下,美德就在身边。老人刘淑兰每天义务清扫厕所20年如一日;拥有罕见RH阴性血的“熊猫姑娘”周晓娟坚持献血十多年,所献血量比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的血液还多......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他们身上体现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感动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要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权的完整,必须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等。这是因为
中共十九大报告55次提到“安全”,其中18处是“国家安全”。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论述最突出的亮点。这是因为( )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绘就了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创造了一个个“中国奇迹”。长沙市初三学生小艾所在的学习小组收集到以下信息,请你一起进行探究。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然而,随之而来的有关中国游客旅游文明的相关报导也引发广泛关注。在出境游方面,《人民日报》驻法国、美国、日本等国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2019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联合发布了《关于敦促涉黑涉恶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该通告的发布有利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