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2019年10月20日,运城李玉花老人乘坐44路公交车去银湖新村小区。当公交车行驶到南街菜市场时,一个小偷把手伸进老人口袋,将其现金偷走。一名十二三岁,戴着眼镜的中学生见此情景,走到公交司机张师傅面前说:“叔叔,车上有小偷,在偷东西。”司机将车停稳,紧锁车门并报警。在等待派出所民警的过程中,不料这个小偷趁机从前排溜到后排,也跳窗逃跑了……
有的同学看了上述新闻后说:遇到小偷应该冲上去将其抓住,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题文中“遇到小偷应该冲上去将其抓住”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可从同违法犯罪行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的角度加以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有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借助他人和社会的力量,巧妙地与违法犯罪作斗争;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学生据此回答即可。
推荐题目
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说明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 )
“请勿随地吐痰”、“严禁酒后驾车”、“公共场所请勿大声喧哗”……,生活中这些常见的规定,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因为( )
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下面选项中,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
初中生小华的父母因车祸早逝,由爷爷抚养。今年爷爷去世,留下遗嘱所有财产留给小华,但小华的姑姑认为小华是未成年人,没有权利继承财产。小华想通过打官司维护自身权益,但他没有经济来源,他可以求助
有的人大吃大喝,每天醉在酒里;有的人答应朋友的事办不了,消失了;有的人工作态度懒散,不思进取;有的人做错事,找各种理由推脱;有的人总把自己的任务交给别人……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九年级(3)班准备制作一期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黑板报,其中一个板块的主题是“爱国诗展”。小虎同学找到了下列四句古诗文,其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电子报,空白处填入的内容有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要立规明矩,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与上述材料观点相一致的有
2018年12月1日,一个以微信为支付手段的勒索病毒在国内爆发。作案者通过推送植有病毒的中奖邮件、广告、网页链接等引诱网民,网民一旦上当,手机及电脑上的文件就会被加密,而受害者必须通过微信扫一扫支付110元赎金才能解密。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2018 年5月12日,消防战士谢勇在执行救火任务时不幸牺牲,被公安机关批准为烈士。 然而个别网民在微信群中发表侮辱性言论,歪曲烈士的英勇事实。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警示诉我们
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福福所在的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了”遵守社会规则,做守法的公民”的专题复习活动,同 学们收集相关信息,请你一起探究。
2019年“十一国庆期间,小美与父母到广元旅游,通过网络,他们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广元的旅游景点浏览了一遍,还查询了交通食宿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