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题目详情

【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

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开展“学习宣传民法典”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

(资料整理)

材料一:民法典诞生记:

时间

重要事件

2014年11月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6年3月4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

2017年3月15日

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8年8月27日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2018年12月23日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

2019年12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5月2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材料二: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教育,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问题探究)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向学校推荐两个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的有效方法。

(法条解读)

(3)假如你是民法典宣传员,请你就民法典第四条划线部分对群众进行解读。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本题考查以人民为中心、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等相关知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说明了立法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言人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这说明了民法典立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这说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据此作答。(2)本题考查加强民法典教育的活动形式。可以围绕知识竞赛、民法典宣讲活动等方面作答。(3)本题考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其中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根据教材内容,围绕平等的享有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如果违法犯罪,平等地受到追究等方面作答。
推荐题目
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下列对公平的内涵解读正确的语句有(  )
某市教育局公布中考“新政”规定,新居民(非本市户籍、有固定住所的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子女在本市参加中考,符合条件者可与本地学生同等录取。这一“新政”(  )
    材料一:打开中国政府网,来到“我向总理说句话”留言部分,你会看到如下文字:
    据统计,我国城市交通事故有近一半和电动自行车有关。有人身伤亡的道路安全事故中,电动自行车事故占到三分之一,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或乘坐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80%以上是颅脑损伤所致。2020年4月,公安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公安部要求,各地要稳妥推进“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6月1日起,执法处罚的范围限定为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驾乘汽车不使用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八年级一班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
    我们作为国家的主人,是通过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实现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2020年1月13日,《国家监察》专题片第二集《全面监督》如约播出。网友收看后留言说,监察体制改革给所有公权力戴上“紧箍”,保障公权力永远为人民谋幸福。材料表明国家监察委员会(   )
2020年全国两会后,“地摊经济”成为最火的一个词。李克强总理说,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大家都好了,国家就更好!地摊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错误的是(   )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了讨论。请写出你的观点。
    针对网传“黑龙江新冠肺炎隔离点突发大火坍塌”一事,黑龙江哈尔滨道里公安分局4月26日通报,散布谣言者为哈尔滨道里区居民任某(女,32岁),警方决定给予任某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人民”二字多次出现,人民始终是领袖最深情的牵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6月18日,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就美方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发表声明,美国以所谓人权为名,恶毒攻击中国的反恐和去极端化努力,向恐怖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这充分表明(  )
2020年5月28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习近平主席签署了主席令。这告诉我们(  )
2020年1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指出,“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渎职、挪用救援款物等违纪违法问题,坚决依纪依法调查处理。”这是提醒,更是警钟。这些做法(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