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材料一:在我国,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享有权利。
材料二:2020年,我市教育部门规定,在各级学校招生录取时,对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对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受市政府表彰的医护人员家庭子女等,要优先录取、就近入学,有的在高中招生录取时还享受加分政策,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的同学说,上述两则材料的规定互相矛盾。你认为矛盾吗?请你说说理由。
(2)我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请你为我国践行法律平等的理念提几点建议。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本题考查平等的表现。材料一体现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材料二中的加分政策,体现出不同情况的差别对待,都是平等的表现,不矛盾。(2)本题考查法律上平等的表现。依据教材知识,从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平等地履行完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法律保护,任何违法或者犯罪行为一律平等的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方面来回答。(3)本题考查为我国践行法律平等的理念提建议。依据教材知识,从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平等对待和停重他人他人的合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增强平等意识共建平等制度等方面来回答。
推荐题目
2020年5月13日,平潭法院举行百名代表委员跟案执行活动启动仪式。活动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法院监督、见证、参与法院执行工作。此举有利( )
宪法至上
助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启示我们( )
共筑诚信,人人有责
有人说:“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2019年12月4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明确要求按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这一举措有利于( )
我们之所以要努力构建和谐公平的社会,是因为( )
(经济制度我学习)
阅读材料,请完成相关问题。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同时也迎来了第二个“宪法宣传周”。为了贯彻落实“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山东,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法治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宪法进班级,宪法进课堂,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材料一 银行一般都设有老人、残疾人、孕妇优先的窗口,旨在保护和关爱弱势群体。
“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的意思相符的是( )
某人大代表说,准备提案前期调研必不可少。调研必须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可见,当好人大代表 ( )
习近平指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