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2008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5分)

题目详情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2008年起,我国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遗产日”。(5分)

(1)除上述图示外,你还了解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1分)

(2)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至今仍保留着无数晶莹璀璨的文化瑰宝,我们应怎样保护和传承?(2分)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我们应当如何对待?(2分)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试题分析:(1)首先要理解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节日方面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等;戏曲方面如: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东北二人转等;手工工艺如:陶瓷工艺、泥人、根雕等。回答时不要和题干给出的四项内容重复就可以。(2)本题考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属于简答题,识记基础知识就可以回答。我们应该在了解、学习、继承的基础上传播、弘扬和发展,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使之得以源远流长。作为中学生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者、弘扬者和保护者。(3)本题考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识记基础知识就可以回答。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多元化发展。应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不能排斥,也不宜全盘吸收,而应该相互沟通、取长补短,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各国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多样性,共同繁荣进步。
推荐题目
观察下列漫画后,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八年级学生学完第四单元之后,学校组织某班学生出一期相关的板报,下面是板报的部分内容。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新华网2014年3月13日电:西安两所幼儿园近日被发现违规给园内幼儿集体服用处方药“病毒灵”,(见下面漫画),服药的孩子出现头晕、腿疼、肚子疼等相同症状,有的还出现了生殖器红肿,引发众多家长的强烈不满,相关涉事责任人以涉嫌非法行医罪被依法拘留。(   )
民以食为天。掌握必要的购物知识,正确选购食品,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看漫画回答问题:(11分)
漫画分析(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漫画
材料:你觉得自己和老师的关系总体上怎么样?
(6分)读下面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她是一朵“苦菜花”: 她一出生就遭遗弃,年近60的农民王志全夫妇收养了她。4个月后,养母病逝了。她只得与年迈的养父相依为命。她叫王兆华,是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居仁学校的一名学生。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对下面漫画理解错误的是(   )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