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公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公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

B. 是指互惠互利,实行平均主义

C. 我们在要求他人对自己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的对待他人

D. 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根据所学,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公平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要求他人对自己公平的同时,也要公平对待他人,但是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所以ACD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正确答案选B。
推荐题目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说过,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不拘一格的时代了。“独立思考、不拘一格”要求我们
下列事件能体现法律最主要特征的是 :
只要犯罪就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的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启示我们有教养的人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我国刑法规定,年满14周岁,一次盗窃500元以上的财物,即构成盗窃罪。或者在12个月之内累计盗窃三次,哪怕每次只有1元,也构成盗窃罪.此规定说明
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是不成文的。
当今社会,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此面对网络谣言,中学生应该
我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符合条件的公民应积极响应.这体现我国公民在履行义务时应该做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2018年3月17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画面:当选国家主席手按宪法郑重宣誓,承诺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国家主席手按宪法宣誓昭示了
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围绕“我与宪法”召开了主题班会。下面是同学们发言的几个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 , 不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的是 (   )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       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