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知识梳理·学会学习(12分)
阅读2014—2015学年初中版《时事》第2期《法治护航中国》一文中的有关段落,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第21页第3至7自然段(但“法治中国”建设……铭刻在公民的心里)这部分内容主要告诉我们什么?(2分)
(2)建设“法治中国” 体现了九年级课本中提到的什么治国方略?(2分)这一治国方略的要求是什么?(4分)
(3)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只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此,我们每个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4分)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试题分析:(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依法治国是当今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它是党基于对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兴亡治乱规律,以及对新中国成立65年来正反两面经验教训的总结。但基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人们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法治中国”建设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我国的治国方略一共有两个,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法治中国”,很明显的就是依法治国的方略。其具体要求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对国家机关和公民个人都有具体的要求。其中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就具体的体现为: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推荐题目
武汉市连续多年开展评选“十佳门店”、“十佳街区”、“五好家庭”、“和谐邻里”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救援时,党和政府争分夺秒,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这是因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一条,就是因为( )
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句话告诉我们( )
2014年5月13日,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杜先汝跳河救下一名落水女生, 自己却被汹涌的河水吞噬。5月28日,密歇根大学为其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追悼会,并降半旗致哀。这是该校建校以来,首次为逝世的学生降半旗。杜先汝的行为(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但前进的道路还有不少困难和风险。为此,我们应树立( )
2014年9月,武昌区将《好读善写》列为初中生的必修内容。同学们在国学经典诵读中体会到爱国、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伟大的民族精神。这表明( )
国家领导人在庆祝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强调,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实质上是 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 。( )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这里的“民族政策”主要指的是(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依据是( )
2014年11月10日晚,2014年APEC领导人欢迎宴会在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参加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身着中国特色服装照全家福。本次会议无处不在的中国特色和影响说明(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生活既然没有目的,精力也就枯竭了。”这告诉我们( )
2014年“两会”期间,传出改革的新举措——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民营银行。这表明( )
到建党一百周年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