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下列对宪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下列对宪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宪法与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B.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密切的关系

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具体活动准则

D.宪法主要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宪法的认识与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B错在“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密切的关系”,C错在“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具体活动准则”D错在“主要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都是用词上的错误。法律政治语言是严肃的,不能随便篡改,这就提醒同学们,读书要理解,记忆要准确。
推荐题目
《小苹果》的音乐风格以全新的复古电音节奏与朗朗上口的歌词为主,作者称是对流行音乐的一种致敬,也是“老男孩”对青春的一种怀念。下列对青春的说法错误的是(   )
小明和小龙谈起理想和现实的问题。小龙的观点认为:“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理想只是美好的幻想而已。”小明说:“理想和现实之间虽然有差距,但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为了使理想变为现实(  )
2014年7月25日,第12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评选活动共评选出见义勇为英雄10名、见义勇为模范50名。
(10分)材料一:2015年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向于敏颁发奖励证书,并表示祝贺。李克强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全社会形成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华大地处处充满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
(12分)下面是小明同学在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12分)
(14分)2014年9月5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普及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关知识,增强全社会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了解和理解,某校准备进行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一下任务:
2014年年初以来,高传染、高致死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对西非多国及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捐助物质、派出医疗队、加紧研制抗病毒疫苗以共同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军持续空袭ISIS(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打击有史以来最大最凶残的极端组织;以中国为东道主的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各国将就经济发展、地区和平、环境保护、打击恐怖主义等多个议题进行协商和交流……这些材料告诉我们(   )
2014年2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你知道,承担我这样的工作,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时间。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主席的话启示我们(   )
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119”谎称学校失火。当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骗局。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   )
目前,中国人均公共设施资本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欧国家的23%;服务行业水平比同等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比发达国家低20多个百分点。为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   )
15年来,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巨大成就,一个生机勃勃安定祥和的澳门争议崭新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南海之滨。澳门取得巨大成就(   )
据《光明日报》报道,河北保定学院的97名毕业生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像一棵棵红柳扎根在广袤的大地。虽然条件艰苦,但十几年来没有一人退缩。我们应学习他们(   )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小慧发现近来无论是自己所居住的小区,还是学校的醒目位置都张贴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通过观看她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201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但于敏本人极力反对“中国氢弹之父”的名誉称呼,把研制核武器看作“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他的,诚信精神,德技双馨,他的“功成不必在我”的高风亮节,确实令人动容。于敏的事迹使我们感受到(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