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创新型人才备受关注。2014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在北京揭晓,在全国进一步营造了创新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题目详情

【题目】材料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创新型人才备受关注。2014年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和三大科技创新团队在北京揭晓,在全国进一步营造了创新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只有创新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远程医疗能让乡下百姓方便就医,享受大城市一流的医疗技术;远程教育可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科技是人类的福祉,深受广大民众的青睐。

(1)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6分)

(2)上述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坚持的是什么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分别是什么?(4分)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试题分析:(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说明国家重视科技创新,鼓励自主创新,说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科技整体水平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创新的重要性)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②要想真正地缩小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关键是靠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1)上述两则材料都是重视科技创新的,因此属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根据教材知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但最终还是要靠人才。
推荐题目
(12分)以下是雯雯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宝力根苏木(乡),与牧民们一起观摔跤、看赛马、听长调、赏歌舞。他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你从中读出的信息有(  )
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深圳经济特区。习近平说:“党中央作出的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以下理解错误的有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2014年10月24日,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3月12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亚投行,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3月18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同意加入亚投行,3月28日,俄罗斯、澳大利亚申请加入亚投行。中国提出的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广泛支持,许多国家反响积极。这是由于
暑假即将来临,安全意识不能放松。同学们在假期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台风、雷电天气,也可能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游玩,甚至会遇到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自2015年1月以来,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3月29日至4月6日,中国派出3艘军舰,从也门撤离中国公民613人。同时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一行动说明(  )
东营市某中学学生小亮在浏览网页时,关注了两则新闻,分别进行了“点赞”和“吐槽”。
2014年,我国首次将10月17日设立为国家扶贫日,第一次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 视电话会议,第一次印发社会扶贫指导性文钭——《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 与扶贫开发的意见》,为社会扶贫搭建了新的制度平台。此举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 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以下有关我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辣条”,最近被网民称为“史上最牛零食”。人们不禁担心,“辣条,卫生吗?”新华社记者赶赴辣条生产集聚地——河南,在调味车间内,记者看到刚刚压制好的辣条 被投入调味炉里着色上味,最后落到地上的蓝色塑料箱内。这些蓝色塑料箱上满是又黑又亮的油溃,显然很久没有清洗……材料说明
在现实中,人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本该依法处理的争端或纠纷,也往往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现实折射出中国法治文化的缺失,拷 问着每个公民的法治素养。提高法治素养,我们应该
材料一:为适应国际经济的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来,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此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竣工通水50周年。忆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山上,同心协力,不计个人得失,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红旗渠,孕育形成了红旗渠精神。下列对红旗渠精神理解正确的是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