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同学甲说: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因此承担责任都不应该得到任何回报;
同学乙说:承担责任,当然有获得回报的权利,但我们不要乐于奉献。
请你谈谈以上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试题分析:从题型看,此问属于辨析类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易错易混点的把握情况,难度值较大。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辨别观点的对与错、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对或错的原因。认真阅读两个观点可以看出,(1)甲同学“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说法正确、“承担责任都不应该得到任何回报”说法错误。因为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我们应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同时也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回报更多是无形的精神财富。(2)乙同学“承担责任,当然有获得回报的权利”说法正确、“我们不要乐于奉献”的观点错误。因为:对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青少年应该敢于和勇于承担责任;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青少年应该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推荐题目
阅读材料: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支了存款。当他拖着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但在道义,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四名刚毕业的青年人,为抵制开发美化侵略战争的电脑游戏软件,愤然向外企公司提交辞职申请。不久,又有七名员工提出辞呈。他们说:“这件事伤害了我们的民族情感,我们别无选择。在外资公司工作,既是一种待遇,更是一种考验,我们中国人应该懂得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契合。请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仿照示例,完成表格。
外地游客对黔南的整体印象是:“生活摇篮,醉美黔南”。都认同黔南是全国游客休闲、娱乐、度假、享受生活的好地方。为了黔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必须抓好资源能源的降低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两个约束性指标。由此,我们必须( )
从刚刚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重要意义。据此完成各小题。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式,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等。这表明( )
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将迎来70周年的生日。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拼搏,自治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旧貌换新颜。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变化表明( )
2017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达到74.4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2%,为多年来最低;“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棚户区住房改造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80多万户;我国成功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等等。
材料一: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这让中小微企业迎来新的发展利好。中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我国中小微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5%以上,创造了我国80%以上的社会就业,60%的GDP,50%的税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排精神的“秘密”
央视著名栏目《我爱发明》来山西选节目,现有两个素材备选:
厉害了,我的家乡!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病就得吃药、时间长了。很多人家里就能清理出一堆过期药品。面对过期药品,不少人为此发了愁扔了,怕污染环境不扔,又不知道如何处理;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改头换面重新流入市场;当然,还有部分人会心存侥幸,生了病翻出家里的过期药继续吃……对过期药的处理,正确的建议有
“中国是世界脱贫的典范”,这已成为全球共识。兰考,无疑是这项伟大事业中一颗耀眼的星。“三年脱贫,七年小康”——兰考县委、县政府牢记庄严承诺,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啃下这块“硬骨头”,是兰考向历史、向人民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更是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成功的“中原实践”,为其他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探索了经验、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借鉴。兰考成功脱贫的经验有
2017年3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规定,教育部门应当防范极端化干预国民教育,引导师生正确认识对待宗教、防范和抵御极端化向校园渗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