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此,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B. 只有抵制外来文化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本题是反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自信的认识和理解。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民族的根,AC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我们要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B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推荐题目
联合国总部门前有个醒目标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2500年前孔子说的,意思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其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一富有哲理的名言被联合国认为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的重要原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孝”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更多地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更多地赋予了主动孝敬父母、自觉报效祖国的内涵。“孝”的演变说明( )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的道德思想,孟子提出了“吾善养吾之浩然正气”。这些思想的影响力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的社会仍然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稳定。
材料一:与其他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消亡或中断所不同,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直到今天,中华文化依然深深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2016年中美创新能力及相关经济发展对比表
(题文)衣食住行一“键”牵。这五年,围绕一台台小手机,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微信沟通、订餐订车……随着软件的应用及开发,手机上的运用场景越发丰富。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是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有利于( )
“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卢丽安在十九大“党代表”通道上如是说。她认为,没有台湾梦的中国梦肯定是不完整的,同时,没有融入祖国的台湾梦,像打了个盹,黄粱一梦。“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卢丽安( )
自人类起源以来,中华民族缔造了灿烂辉煌的人类东方文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波澜壮阔的民族斗争史中展现出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书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篇章!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阔步前进。实现中国梦( )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的指导思想有( )
桑梓之情系于世事沧桑,看春晚小品《回家》,在“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味道之外,不难体味到萦怀的乡愁、乡恋。美刺也是文化自觉的要义,自省也是自信的标志。
(题文) 2017年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对于集中展现自治区60年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成就,让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题文)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指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各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进师生情谊。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 )
为了遏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蔓延,学校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