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学习认识民法,做到自觉守法
70岁的老人李刚有三儿一女,三年前,老伴去世,老人独自生活。两年前,老人突发脑出血,幸亏及时发现,抢救过来。但出院后的他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兄妹四人商量,老人的护理费、医疗费等由妹妹独自承担;作为补偿,弟兄三人同意待父亲去世后,自愿放弃对父亲居住的房产及10余万元存款,总价值百万元以上的继承权,由妹妹独自继承。没想到四人的“协议”遭到了公证处的驳回。
(1)公证处对此案的处理体现了哪些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2)结合上述案例,请你从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谈谈启示。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本题考查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中四人的“协议”遭到了公证处的驳回,体现的原则从遵守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原则;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民事权益原则等角度来回答。(2)本题为启示类问题。按照题目要求,从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来回答。从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权利主体权利的实现是以义务主体履行义务为前提,民事权利主体可以选择行使权利或放弃权利,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履行民事义务等角度来回答。
推荐题目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新时代意识,抢抓新时代机遇,续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这需要我们( )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每个人生活中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因此,我们在作出重要的人生选择之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既包括5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也包括全体社会个体成员一个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与要求,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意志,赋予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材料一:阜阳市人民政府网设置市长信箱,欢迎公众通过“市长信箱”向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我市市民就有关教育,看病难、扶贫等问题积极向市长信箱发送邮件,提出自己的意见。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整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重要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2018年是宁夏回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宁夏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下,塞上儿女守望相助,凝心聚力,顽强拼博,各个额域领域、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谱写了一曲奋进发展之歌,阔步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述材料说明
2017年9月19日至24日,《辉煌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辉煌中国》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直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现这种历史性飞跃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现阶段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脱盆攻坚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中学生的正确做法是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运用于各个领域,有“互联网+销售”、“互联网+阅读”、“互联网十市长信箱”等惠及于民。中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应该这样做
公共设施的维护情况,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些不堪入目的景色,发人深省:公用电话可看不可用,路灯被“开膛破肚”,灯箱被损坏,健身器材躺在地上,共享单车随处乱放……如此破坏公物的现象经常出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2018年6月28日,山东省环保厅召开新闻通报会。今年1-5月份,山东环保部门实施处罚环境违法案件6695件,罚款3.45亿元。山东省用“铁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决不允许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材科表明
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形成原因可能有
宝岛在祖国怀中,祖国在我们心中。2018年4月26日,人民空军出动轰-6K等多型多架战机,绕飞祖国宝岛台湾,用战机航迹丈量祖国大好河山。人民空军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同胞共气,家国所凭。”这启示我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说明
2018年10月3日,有一网友爆料:南昌动物园有一男子翻越围栏向河马投喂爆米花,随后,男子还将塑料袋和爆米花桶都扔进河马嘴里,引发众怒。该男子的行为引发了众人对遵守社会秩序和规则的思考。下列关于社会公共秩序认识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