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题目详情

【题目】    我国宪法第5条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材料如何体现了我国坚持依宪治国?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本题考查坚持依宪治国。提炼材料主旨“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围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作答;“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围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作答。
推荐题目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任职以来,把反腐工作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任务,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条原则要坚决贯彻下去。”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一个榜样都值得学习,每一个榜样的事迹都在鼓舞和激励着青年一代努力奋斗,都在传递和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列行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这一价值准则的是(    )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交汇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强调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满了深刻的内涵意蕴。
    自贡市政府指出,发展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绿色惠民”,着力打造美丽幸福新自贡。
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脱贫攻坚传来很多好消息。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19年,农村1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要如期完成,还得咬定目标使劲干。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扶贫脱贫工作,是因为(   )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他反复强调,为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为改革创新者胜。
    中宣部、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9月定为我国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我校为了帮助同学们加深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决定开展民族精神系列教育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在教育活动中搜集的四组关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尚统一”、“和为贵”、“天道酬勤”、“自古男儿当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我国当前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仍面临不少难题。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世界,一个发展的世界,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致力于人类的发展,相信世界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使民族地区迸发出空前的力量,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国家卫健委立即派出国家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武汉,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同研究落实疫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速蔓延,疫情防控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各地医疗队、解放军医疗队成为“最美的逆行者”,源源不断地驰援武汉,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病人的救治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有效实施依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这两句话说明”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说明我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说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