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国务院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已纳人法治轨道。

题目详情

【题目】    材料一:国务院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标志着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措施已纳人法治轨道。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精神文明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这些,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责就难以实施,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基本方略?

(2)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写出两点即可

(3)厉行法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怎么做?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1)此问考查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结合教材知识可知,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此问考查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来回答。(3)此问考查厉行法治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推荐题目
生态环境部消息,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采取多种清洁取暖方式。清洁取暖不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也可以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适。这表明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政府的工作目标就是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下列体现这一话题的是
    “篝火能将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吓跑。”维吾尔族的这句谚语,是新疆各族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各族群众共同心愿的真实写照。今日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人人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凝聚起建设美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力量。
下面是小东同学生活中的几个情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仅仅几个字,能反映学校的精神气质,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山东大学的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云南师范大学的校训:刚毅坚卓;南京大学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一个个“地标”,串联起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辉煌灿烂的40多年,成为世界观察“中国奇迹”的最好窗口。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的魄力和担当,更再次印证了中国共产党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019年6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正式发行。《纲要》指出,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要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这说明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多元一体”。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这要求
澳门回归20年来,是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据澳门统计局统计,澳门生产总值从回归之初的518.7亿元增加到现在的4249亿元;失业率由1999年的6.4%降至2018年的1.8%。澳门回归20年的发展成果说明
2017年11月14日,我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再次斩获世界超级计算机  排名单 TOP500第一名;2017年12月24日,中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实现完美首飞;2018年1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2018年2月12日,我国又成功发射第28、29颗北斗导航卫星。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说明了(  )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 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如今的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从容和自信,对话世界、融入世界。
世界离我们很远,世界又离我们很近。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下面关于信息网络化时代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世界多极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有位著名的漫画家曾告诉年轻一代这世界多么广大,要呼吸的空气和表演的舞台不再局限你们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这表明(    )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应以积极参与的心态去关注世界,关注和平,关注全人类的命远。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你赞同的是(    )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