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材料一 中国一次次向世界提出了富有哲理的外交理念与构想。面对经济复苏难题:开出加强政策沟通,推动改革创新、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扶贫问题: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在核安全问题上:提出“强化政治投入、强化国家责任、强化国际合作、强化核安全文化”助力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
材料二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材料三 我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WTO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
(1)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国的全球治理观是什么?
(2)材料二中,告诉我们要如何正确对待其它文明成果?
(3)材料三中,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的同时,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的全球治理观的认识,结合材料一面对世界问题,中国强调沟通合作交流等,体现了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怎样正确对待其他文明成果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主,兼收并蓄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积极谋求发展的认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促进发展,要把提升质量放在首位;促进发展,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发展,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全球规则的制定等方面回答即可。
推荐题目
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某同学整理了几条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中正确的是
一项民主调查问卷显示,在关于投谁一票的问题上,部分选民是没有经过慎重思考随便投的。这给我们的警示主要是
“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法治与德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与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表达的情感相一致的是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独龙族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进入新时代,在党中央精准扶贫决策的指引下,独龙族群众同心奋斗,于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这说明
材料一: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各大比赛场馆内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外,还忙碌着来自110多个国家的17000多名志愿者,其中就有52名中国志愿者。52人中有18名是专门从国内前往俄罗斯进行志愿者工作的。这些中国志愿者分布在9个不同的比赛举办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媒体协助,城市服务,观众导引和票务服务等。他们用自己的志愿服务,让本届世界杯更加精彩。材料启示我们:为世界添光彩,需要我们
改革开放40年大变迁,中国绿色版图不断扩大——从12%到21.66%,森林覆盖率几乎翻了一番。这40年,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共识。这一变化体现了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作出了一个重要判断: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习近平主席作出这一重要判断的依据是
当前,国际格局正处在深度变革调整当中。下列对当前世界格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8年5月13日,阿富汗东部发生恐怖袭击事件,致4死20伤。2018年4月,阿富汗全国共发生173次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100人伤亡。这说明
生态文明绿色中国
2019年,世界并不太平。中东经历了“多事之秋”,美伊对峙加剧,叙利亚、也门战乱不息……。拉美地区大国政治稳定,但经济艰难。这反映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为改革开放是( )
在两干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人治大于法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走上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我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原因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