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放眼世界 爱我中华)中国,有着深厚的积淀,也有着太多的沧桑。今天,这条东方巨龙,正带着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与光荣,跨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
(入世十年 共赢发展)入世十年来,中国便迅速融入了世界,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商品出口国。
(1)当前,世界经济____趋势日易明显。我国将继续坚持___的基本国策,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
(中国声音 世界侧目)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当中的重要一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反恐、欧债危机、朝核伊核问题、叙利亚局势等全球重大问题的过程中,中国的看法、主张和举措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
(2)日益强劲的“中国声音” 备受世界关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文化强国 青春使命)“文化强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极大地鼓舞了 全国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士气和热情。某校正准备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现请你参与谋划,完成下列任务:
(3)请你为学校文化创建设计一种可行的活动形式。
(4)你认为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积极意义有哪些?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根据所学,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我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更加自信的走向世界。(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题文中日益强劲的“中国声音” 备受世界关注,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等。(3)此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从主题板报、演讲比赛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题文中开展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意义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推荐题目
“70年风雨兼程,天安门广场上的红飘带寓意着红色基因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这是一个必将载入国家史册的盛典。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完成下面小题。
热议中国经济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4月27日在北京召开。共4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圆桌峰会,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的主题,就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发展政策对接以及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这届论坛达成283项务实成果,签署了总额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为全球经济增长开辟更多空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对此,同学们发表了下面的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
2019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交出了不同寻常的“成绩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要“尊老敬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以“继承孝亲敬长传统美德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同学们对如何孝敬父母,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全年中国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我国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全面二孩”政策效果继续呈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2018年8月10日,江西立下硬规矩,百里长江百里绿。全线107座非法码头,拆除61座,整改46座,一场保护生态环境的攻坚战,正在江西152公里的长江岸线打响。这说明江西( )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大型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不仪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了解到文化自信是源于其深厚的根基和底。
2019年2月10日,海口市召开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会上指出今年将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安排教育支出36.4亿元,计划新增学位3200个以上。我市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是因为( )
2019年9月2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卫冕世界杯冠军。“奋勇拼搏,决不放弃”的女排精神刷爆朋友圈,网友们纷纷点赞。网友们点赞的是因为中国女排精神( )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对此,你认为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