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 以协同之举,拓发展之路,谋百姓之福。完成下面小题。
【1】在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津冀港口的协同合作也逐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了两港之间货物的自由流动,形成了“境内关外”的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了跨境业务。这有利于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②扩大对外开放
③实现互利共赢 ④促进利益独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从土坯房到筒子楼、单元房,再到如今的楼房、智慧小区,人们住得越来越宽敞、舒适,生活也越来越有品位,亿万家庭的安居梦正在变成现实。让安居梦变成现实
①是情系民生的暖心行动 ②实现了城乡协调发展
③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④说明共同富裕已经实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房住不炒”定位,群众住得更舒适;住房制度改革,千家万户更宜居;租购并举,城市发展更温暖;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更踏实。这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党和政府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③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④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的认识,题文中津冀港口的协同合作形成了“境内关外”的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了跨境业务,表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等,所以①②③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题文中让安居梦变为现实,体现了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是情系民生的暖心行动,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所以①③观点正确;②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享的认识,题文中国家改革住房制度,表明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①②④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所以正确答案选B。
推荐题目
2月2日,叶某途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疫情监测点时,叶某拒绝检测,多次辱骂防控工作人员,并停车堵住监测点十余分钟。当晚,民警到叶某家传唤其接受调查,叶某拒绝接受传唤并殴打民警,叶某因此获刑一年三个月。
2020年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方面也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来源与已知家禽家畜的关系,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肺炎的源头。
在抗击疫情的防控战斗中,众多“00”后的大学生挺身而出。他们走进车间,支援口罩生产;他们走进社区,进行垃圾消毒和处理。我们的“00”后已经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这启示我们( )
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一个人,一群人,一段发生在新冠疫情时期的故事……
依法防控
2019年9月8日,国际投资论坛主旨大会在厦门召开。各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权威专家学者、跨国公司高管等近千人出席,倡议开放融合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因为
从风靡海外的无人机,到订单纷至沓来的大飞机;从驶向各国街头的共享单车,到驰骋国际市场的高铁列车……我国在实现自身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正为世界创造更多新供给,带来更多新红利。这表明
实践探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约96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1万亿美元,外商投资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说明( )
2019年12月20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总书记用了多个“最”字称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创了澳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20年来,澳门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与发展。得益于( )
杜勇是滴滴出行武汉社区保障车队的一名志愿司机。离开部队后,39岁的杜勇又一次上了“前线”。这一次,在家乡武汉,他冲在了疫区一线。送医、送餐、送菜、送药,以洪山区和平街徐东社区居委会为中心,整个武汉都是杜勇的“战场”。杜勇的行为体现了( )
2020年4月是新疆第十七个宪法法律宣传月。和静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十七个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暨“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这一活动( )
2020年3月28日,“疫情防控中的人权保障”网上研讨会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疫情防控中的生存权保障”“疫情防控中的知情权与表达权”“疫情防控中的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疫情防控中的人身自由与权利平等”四项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次会议对完善中国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人权保障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对于我国人权说法正确的是( )
2020年3月12日,一段学生与老师上网课争吵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其中一名学生用方言对老师进行辱骂,认为老师对他迟到、不交作业等行为不应该批评,并持续了辱骂了近8分钟左右。后来,学生及家长向老师道歉。对学生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