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上午9时,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同学们准备开展活动收集资料,共同看“中国两会”。
(1) 你认为大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收集资料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实现梦想的步伐!
(2) 你认为“中国实现梦想”底气来自于哪里?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3) 针对“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有的同学解读为“中国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发展”,你认为他的解读对吗?为什么?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路虽然还很长,但时间不等人,容不得有半点懈怠。
(4)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将怎样为“新的长征”贡献力量?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涉及到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实现中国梦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国在国际地位的认识的理解,艰苦奋斗、创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根据教材收集资料的方式有上网、看报纸、看书、看杂志、听广播、看电视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实现中国梦方面知识的理解。根据教材内容,实现中国梦的底气来源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巨大成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和保证等方面。(3)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国际地位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教材内容,他的解读是错误的,原因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理解和认识。根据教材内容,要实现中国梦青少年就要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解放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进行学习;要发展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促进自我发展;把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长征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精神。我们更要树立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等方面组织答案。
推荐题目
近年来,中央政府给西藏的财政定额补贴每年都达12亿元以上,总投资46亿元的62项援藏工程都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这表明( )
【厕所革命 美好生活
下列有关我国社会存在的矛盾,说法正确的是( )
“对手,实现梦想的另一只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法治社会岂容“特殊公民”,告诉我们( )
我国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七夕之忠贞、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很多内涵丰富的民族节日,它们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相伴风雨中,患难见真情……”这启发我们,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为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东昌府区人民法院近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协调沟通,推出了一项新的执行举措——为失信被执行人定制“失信彩铃”。下列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热点评说
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这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的
消费选择折射生产水平的差距。从海外扫货到“双十一”海淘火热,我国消费者去国外购买优质商品的现象日益增多。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2016年3月,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其中“社会责任”位列之首。下列说法与这一素养不相符的是( )
与道德、纪律相比,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特殊性表现在
中欧班列(义乌一马德里)是“一带一路”上运输线路最长、途经国家最多、国内穿过省份最多的列车。旅途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近日,一段“高铁吃泡面遭‘怒怼’”的视频引发热议(下图)。视频中一名女子对一名正在吃泡面的男子言辞激烈,甚至爆粗口辱骂,原因是她的孩子对泡面味道过敏。对此,下列观点你不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