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
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
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选、使用暴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
(3)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法治的认识。根据材料,作为一名法官,要时刻遵守法律,说明在我国,法比人大。因为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 ③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④同时也为权力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⑵本题考查学生对法治宣传的认识。材料三中进行普法,宣传法律,所以走上了法治的道路,所以①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②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法律的宣传阻止了贿选行为;③法律保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公平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⑶本题考查学生对法治要求的理解。根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法治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样就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据此进行回答。
推荐题目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讲述了女主人公为参加一次晚会,倾尽积蓄做了一件礼服,并借来一串钻石项链,以此炫耀自己的美丽。她需要培养的品质是(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我是谁?”的追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到( )
201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周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确定每年9月3日为 ;设立每年12月13日为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2015年3月1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 的决定。
每年国家都要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领导人都要给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设立体现了党和政府( )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马怀兰夫妇花光自己的积蓄,为村民修公路、带村民共致富。马怀兰夫妇事迹的社会意义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好 等政治制度。
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谱写繁荣发展新篇章。云南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得益于( )
“尊重从我做起,作为公民,我们应学会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下列行动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宽容、合作的基础是( )
改革开放38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当前中国已成功跨入中等收入阶段,中国能取得如此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在今天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
2014年9月19日,李克强在上海自贸区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考察时,肯定当地启运港退税、通关一体化等改革。李克强总理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现价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