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天眼、墨子、大飞机……泱泱大国重器让国人不禁赞叹:“厉害了,我的国!”值此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淮安市某思想品德学习小组开展“创新强国•成才报国”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科技现状 我分析)
资料收集组的同学从网络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1)上面两幅图表说明了什么?
(创新发展 我明理)
宣讲组同学说:“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这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2)请你从中中和华华的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析。
(砥砺前行 我奋斗)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近段时间,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发布“引才”新政,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人才“引力波”。淮安市出台22条人才政策,实施十大人才工程,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广纳天下英才。
(3)“把周总理家乡建设好有象征意义。”为不负习近平主席的嘱托,作为青少年学生,你打算怎样成为总理家乡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1)回答图表类题目,要抓住图表中的关键词“中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中国与部分发达国家创新指数对比”等,观察图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创新能力还不强,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等等 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我们要仔细研读材料中的“中中”与“华华”的话的意思。“中中”认为,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可以从科技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说明;“华华”认为只要国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就能建成创新型国家了,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具体的理由阐述,我们可以从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怎样做的角度进行说明,如:要有国家政策的扶持、要实施的战略以及创新科技奖励机制等。围绕上述内容具体组织答案。(3)本问考查中学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能做些什么,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不大。在回答时,我们要注重思考“创新”的要求,具体围绕着“努力学习”“敢于质疑”“动手能力”“敢于想象”等具体组织答案。
推荐题目
中国民法典编纂分“两步走”,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它阐明的道理是( )
2016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作为公民,推动绿色发展,你可以这样做
2016年,习近平主席出席了5场国际峰会,为世界安全、为全球治理、阐述“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这表明
有人称电影《孔子》以“东方思想文明”和《阿凡达》的“西方技术文明”,形成了一次东西方文化的猛烈碰撞。自《孔子》热映后,“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等字眼成了网络热门词汇。提到中华文化,我们会感到骄傲自豪,这是因为( )
“徐××,失信被执行人,欠款……,身份证号……”前段时间,不少居民注意到,常州市多辆公交车的车载电视上滚动播放这样的“广告”。此类曝光行为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迎接、宣传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指示精神,共青团中央积极部署开展“青春喜迎建国70周年——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工作。为此,某校九年级一班召开一期主题班会,请你和时政君同学一起完善相关内容。
我们惟有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才能( )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这是因为
当前,我国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见下图)、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养老问题异常严峻。材料表明( )
增强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
古诗所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这些说明( )
如今,“中式英语”正猛烈地冲击着英语的词汇库,据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的 报告显示,自1994年以来,英语的词汇借用汉语数量独占鳌头,这段材料反映的文化现象是( )
“一天不读书,根本看不出;一周不读书,出口就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即使现在,你的对手还在不停地翻动书页”。这两句话体现的学习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