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各民族人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大会听取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材料中全国人大行使了( )①决定权 ②监督权 ③立法权 ④任免权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②正确,依据教材内容分析材料可知,大会听取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全国人大行使了监督权,③正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说明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
推荐题目
各民族人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这主要体现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C.公民有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的义务D.我国已实现了民族共同繁荣
2016年,我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7900家,同比增长5%;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1701亿美元,增长44%。这说明(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B.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C.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D.全面引进国外技术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合理利用资源,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B.在人口问题上,实施“全面二孩政策”C.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新《大气污染防治法》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
2017 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B.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这说明了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中学生享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下列关于我国当前各种经济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集体经济能广泛吸收分散资金,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B.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国有经济是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2017年1月22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扬州大剧院举行2017扬州城市荣誉表彰会,市领导为“十大功臣”“道德模范”“十大扬州工匠”等颁奖。这一做法( )①鼓励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体体现③为建设新扬州提供精神动力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模拟人大”活动,学生人大代表听取了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和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向学校提交了关于抵制网络不文明用语、校园欺凌与暴力等议案,并对议案进行充分讨论和表决。中学生“模拟人大”活动( )A.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B.行使了监督政府的权利C.实现了学生对学校事务的决定权D.加深了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2017年春节前后,我国部分城市持续出现雾霾天气,雾霾再次成为公众热议话题,也是“两会”关注的焦点。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针对这一问题可( )A.行使决定权,制定有效治理雾霾的政策B.提交议案,依法向人大提出治理雾霾的议案C.行使立法权,制定防治大气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D.行使任免权,对治理雾霾不力的领导干部予以罢免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只能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或认可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民法总则》的制定不能与宪法相抵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全国法制日宣传周期间,某校开展“法治进课堂”活动,大家围绕“依法治国”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②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据③依法治国首先是依照刑法治理国家 ④依法治国就要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④
从2016年7月开始,为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城市”,鄂州市全市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了我广大青少年的依法治国意识。全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是(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认识,错误的是( )A.“依据宪法,制定宪法”,说明宪法是民法总则制定的基础和依据B.民法总则被喻为“民事权利的百科全书”,说明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C.民法总则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贯穿了人的一生,是每个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D.“任何组织个个人不得非法提供、公开或者出售个人信息”,说明了民法总则保护公民的隐私
南京九名小学生,针对某些电视台在儿童节目最精彩处插播广告等问题,“上书”全国人大,希望修订《广告法》,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重视,在此,孩子们行使了( )A.知情权B.检举权C.建议权D.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