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题目详情

【题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需要   

①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

②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本题考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根据所学知识,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①③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②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说法是错误的,不符合文化的内容。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说法是错误的,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文化建设。所以正确答案是C。
推荐题目
以下对核心价值观理解正确的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将有利于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主权和领土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领土完整与主权统一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媒介素养,就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成就自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深沉的爱源自(     )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为3 679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1.8%;2017年为827 122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总量15%左右。我国经济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    )
“选准人,带好路,奔小康,共致富”“村民选好村干部,选好干部为村民”“选好一人,受益全村;选好一届,造福一方”。为此,积极行使选举权利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方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
下列选项中属于创新精神的是
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治理大气污染,不让“卖空气”有生存的空间,必须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9年开始,这里全面实施地热代煤取暖。地热代煤取暖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