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走向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的经济建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我国实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以得出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美国战后的战略意图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两极格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我国实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2)本题主要考查多个力量中心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结合教材知识,美国的挑战主要崛起力量:欧共体和日本、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从国内改革发展和对外经济、政治方面的政策、措施等来归纳影响:冲击两极格局,构成世界多极化趋势。(3)本题主要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国际格局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国际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缓和与动荡并存。
推荐题目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诸侯悉至的主要原因是
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因为新中国的成立
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有利于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183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俄国沙皇长子相爱。英国议会对此不满,要求女王立刻与沙皇长子划清界限,维多利亚女王的恋爱以失败告终。议会对女王婚恋生活的干预表明
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现对纸币的发行认识正确的是
2018年8月份,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伴随天气一同升温的还有“高温津贴”的话题,受职责不清、认识误区、侥幸心理等因素影响,有些地区和行业存在拿西瓜、绿豆汤替代高温津贴的现象,高温津贴发放打了折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是
共享单车在经历初期快速扩张后,2018年就进人洗牌阶段。酷骑、ofo等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或停运,多地单车堆积如山、无人问津。上述经济现象表明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这一创下很多世界之最的全长50多公里的跨海大桥,跨过珠海,连接澳门半岛,通向香港大屿山,届时从珠海到香港只需要30分钟车程。为此,三地政府共耗资近千亿元。这说明
在对外开放新阶段,我国只有“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重,才能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下列属于“走出去”的是
在反腐败过程中,某市纪委用大数据揪出政府部门中的“蝇贪”,让制度紧盯“微腐败”。这说明该市纪委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