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是因为

题目详情

【题目】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是因为

A.商品的使用价值很容易被耗损

B.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C.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

D.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
A:“商品-货币”阶段是商品生产者卖出商品,实现价值的过程。“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惊险的跳跃”,不是因为使用价值很容易被耗损,A不合题意。B:在物物交换中不需要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B错误。C:商品是商品所有者的劳动产物,商品所有者依靠自己的劳动的成果来换取货币,再通过货币来购买自己所要的物品。商品的价值只能在商品交换中得以实现。如果跳跃不成功,那么就是指商品无法换成货币,所有者就不能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换成货币,就意味着商品所有者将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对商品所有者是很大的打击,C符合题意。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获得其价值,D错误。故本题选C。
推荐题目
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商品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意愿。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主要是看这种商品的
刚上高一的小明学完经济学的货币知识点以后,就想在银行上班的妈妈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货币知识功底。下边小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马克思指出,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
最近一段时间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两个不同时段关于猪肉价格问题的新闻标题,请你在阅读后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下四位同学的发言,最科学的是
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的主要贡献有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关于其历史必然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私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属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他略微放松一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雅加达亚运会游泳颁奖典礼上,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国国旗意外掉落,领奖台上的孙杨第一时间寻找组委会官员进行交涉,要求重新进行升旗仪式,孙杨的这一举动,贏得了比赛,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孙杨的做法告诉我们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