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的标志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D.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A不合题意。B: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B符合题意。C: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C不合题意。D: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之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
推荐题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巨大贡献的是
原始社会末期,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式的发明,直接促进了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私有制的产生
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下列对“科学”一词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其决定因素是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延庆盛大开园,鲜明地展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念,全方位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世界的眼光再次投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主要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
1840--1919年被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的是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中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关于社会
下面是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表。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原始社会末期,(__)的改进大大推动了(__)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__)逐渐盛行起来。生产资料相应的由氏族共有转归(__)。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__)和牲畜,后来(__)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__)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__)、法庭、监狱等(__)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表现: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__)和(__)的对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__)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__);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__),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
影响: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__)。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__)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__)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