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回望古老中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着眼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关于我国法治发展的“历史和今天”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古代中国关于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古代的中华法系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
③今天我国的法治状况是由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所决定的
④今天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目答案
题目解析⬇️小程序搜题更方便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①不符合题意。②:“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说明古代的中华法系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②符合题意。③:今天我国的法治状况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③错误。④: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推荐题目
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工程。法治国家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我国,法治国家意味着( )
2019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发行新版第五套人民币。此次发行的新版人民币,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提高防伪能力和印制质量,使公众和自助设备易于识别。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要系统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这些根本性问题,有利于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任务,有利于统--思想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法治上的共识,排除和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保障依法治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经典诗词字字珠玑、句句铿锵。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总是能深切体会其中的壮怀激烈与愁绪万端,鲜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与曾经沧海。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对经典诗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与认识,每一段经历也会深化与升华对经典诗词的体悟。这告诉我们( )
我国政府明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是基于( )
初看色美,再看境美,三看意美。某画家融会贯通中西之法,以中国水墨点线之基,和以西方光色造型之长,倾写实之情,绘写意之境,呈当代之大美,使其画作有一种直达内心的震撼力。这给我们启示是( )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现代化呼唤时代精神,民族复兴呼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要在全民族中弘扬,民族精神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中重铸。材料主要告诉我们( )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在当前经济依然面临下行压力的情況下,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做好新时代的立法工作,要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立法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因为( )
在我国,决策正逐步走向科学规范。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决策过程中,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2019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集当前新形势挑战下中国宏观经济及债券市场发展新动能。据了解,2018的国家发改委核准企业债券225支共计8386.68亿元,保持债券规模基本稳定。2019年,企业债券工作将持续发力,推动债券市场繁荣发展。关于企业债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建国70年,也是新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70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关心和保障残疾人权利,推动残疾人真正成为权利主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享有者。中国残疾人人权事业的发展表明( )
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某校高一(2)班的同学就公民的政治参与在班内开展了交流活动。其中某一小组的交流记录如下,依据记录我们可以判断( )
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为更好地行使这一权力,省级政府需( )
垃圾分类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上海成为第一个中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回答下面小题。